作者:admin人气:0更新:2025-05-22 02:01:09
4月21日,在2017中国国际乳业合作大会上,雀巢DFI介绍了持续卓越理念在牧场管理中的应用。DFI执行总经理张振东介绍了DFI的基本情况和持续卓越方法论的基本内涵。DFI牧场场长马景涛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雀巢持续卓越管理系统来提升牧场管理。DFI牧场兽医主任韩铁柱分享了持续卓越方法论在兽医和繁育领域的应用案例。DFI培训经理谢国豪阐释了DFI课程设计的理念和培训的价值所在。
DFI执行总经理张振东
1 DFI的简介
DFI成立于2014年10月,总投资大概1.8个亿,整体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DFI由培训中心和培训牧场组成。培训中心联合了包括东北农业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等在内的国内外的大学及包括奥特奇、GEA、东石等在内的20家合作伙伴,开设专业课程,课程涉及理论和实践、管理和技术等各个领域。培训牧场与培训中心相配套,有小型牧场(规模200-400头出奶牛)、中型牧场(规模600-1200头出奶牛)、大型牧场(规模3600头出奶牛)。学员们可以做到上午在课堂上课,下午就可以到牧场实习,回来后再分组讨论。这种独具一格的教学模式,融合了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牧场实践、实验室操作和数据管理与分析,确保学员能够将新型正确的技能学以致用。
DFI设立了四级课程,有牧场基础业务培训、专业技术培训、经营管理培训和高端定向培训,分别针对工人、技术员、场长和高端定向学员。培训合格的学员会获得由DFI颁发的技能认证资质证书。除了四级课程外,DFI也会根据企业客户的需求,开设一些定制课程。如2017年2—5月,开设的六期君乐宝场长班定制课程,主要针对刚刚转型的,规模由原来的几十头发展为200、300头的牧场,帮助他们了解何为先进的牧场管理,解决养殖难题,改善低效工作流程,提升牛奶质量。
DFI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的牧场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奶牛场综合管理和技术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为计划待建的规模牧场验证投资模式,推广发达的反向工程的商业模式,实现在养殖行业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DFI自运行以来,共培养奶业人才2588人,仅去年一年就开设了48门课程,培训学员1443人,覆盖牧场、产业链相关企业、政府相关行业、在校学生等各个层面。
除了培训和牧场外,DFI还会从事一些项目研发和市场推广,创造社会共享价值。比如DFI粗饲料研发中心和东北农业大学合作,开展了青贮玉米、苜蓿草、饲用高粱试验及耕种系统的创新,评选出一批表现优异的牧草品种,尝试两年三季模式(青贮玉米—冬黑麦—饲用高粱),减少用地28%,每亩增加收入210元。DFI牧场目前的1400头牛,平均日单产已经突破30公斤。DFI还积极参加行业各类会议、展览,接待参观,通过各类媒体进行宣传推介。
2 雀巢引领成功的系统管理方法论
企业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各种压力和挑战。比如,行业的不稳定、不确定、复杂和模糊,对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和生产效率的要求。如何迎接挑战,突破压力,引领成功,雀巢有一个系统的管理方法论,可以实现持续地改进提高。需要制定主运营计划让团队上下行动一致并明确优先次序。在制定主运营计划时,需要了解团队需求,明晰发展现状,凝聚重点和3—5个可以驱动变化的首要目标,找出相应的驱动力,完成主要指标和相关的活动。主运营计划的制定需要在各个层级进行,整体目标需要分解,确定各部门的主要业绩指标,对衡量指标可视化并沟通到每一个人,确保每个人都理解他们对牧场运营的贡献以达成组织内所有人全身心投入。在运营回顾中落实指标。
DFI牧场场长马景涛
马景涛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如何通过雀巢持续卓越管理系统来提升牧场管理。第一是建立整合的的牧场管理系统,第二是通过目标协同加强牧场管理,第三是在牧场中应用精益理念。
1 整合的的牧场管理系统
运营牧场需要考虑:完整的牧场管理系统必须兼顾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如何实现持续性发展?牧场养殖每天工作24小时、每周工作7天的行业,包含大量的日常工作,如何成功地组织安排如此多的工作?奶牛是习惯性动物,具有复杂的消化系统,只有在持续稳定无应激的环境才能实现最大泌乳潜力。如何实现奶牛饲养的一致性?
作为一个牧场管理系统,它有基础和支柱,基础是牧场的领导力发展和目标的统一协同、完全合规(包括安全、健康和环境及相关法规),支柱包括挤奶、饲料、繁殖、动保和粪污处理。
2 通过目标协同加强牧场管理
制定牧场运营主计划,确定整体目标(理解牧场和职能部门的需求,了解当前现状,确定牧场发展优先事项,建立计划以达成优先事项,确认和沟通OMP,执行和回顾);根据牧场运营主计划制定达成一致的KPIs(绘制牧场的主运营计划衡量指标,确定贡献因素,确定各部门指标,对衡量指标可视化并沟通到每一个人,在运营回顾中落实指标)。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可视化管理和部门合作。可视化可以更直接、更直观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部门合作可以更好地达成一致行动。
3 在牧场管理中应用精益理念
虽然宏观因素如奶业市场形势严重影响牧场利润,但生产者的管理能力对 牧场的长期发展更为重要。开展精益化管理可以提升牧场的盈利能力。分析评估牧场运行的整个过程,强化增值活动,减少或消除非增值活动及浪费。比如,TMR上料的时间过长、牛的挑食、铲车上料过程中饲料被风刮走,都是浪费,是非增值活动,注意这些细节,减少浪费或非增值活动,就很重要。
DFI牧场兽医主任韩铁柱
韩铁柱分享了牧场的繁殖和健康的管理实践。牧场的生产最重要的就是产更多奶、产更多牛。比如说,如何产更多牛,将业务量化为KPI,就是低伤病淘汰率和21天怀孕率,再将KPI分解至特定行动,就是最佳配种实践、最佳治疗实践和部门的协同贡献,还有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
他认为,奶牛养殖并不是一项高科技工作,而是传统行业,很多问题在实践中都已经产生了比较明确的答案,更多的时候只是需要寻找是否存在这样的最佳实践。
以乳房炎的管理实践为例,统计乳房炎的发病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发现从第14到17周三级乳房炎(出现全身症状)的发病率很高,从KPI的设定来看,它妨碍了产更多的牛,也损耗了很多人力和精力。如何解决出现的这个异常问题?需要深入到牧场的生产现场,卧床远远看去是非常干燥的,不适合细菌生长,但问题就出在清粪的时候有粪便被铲车推撒在卧床上。发现这个问题后,及时采取纠正工作,乳房炎在17周以后戛然而止。
另外,他还介绍了同期排卵技术在解决高产牛低繁殖中的应用,控制热应激在提高繁殖成绩上的应用,以及主动停配期和受胎率的关系。他认为,这些理论都已完备,技术都已成熟,并有过成功的案例和应用,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多和业界同行、合作伙伴交流,紧密跟踪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来给我们牧场设置自己的流程和最佳的实践。
除了技术层面的问题,他还认为,团队协作、跨部门的协作很重要。对于任何一个公司、单位、组织来说,跨部门协作都是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DFI培训经理谢国豪
谢国豪介绍了DFI培训的意义和理念。他指出,DFI培训一级课到四级课,实际上是针对牧场里面不同的人员。具体来看,一级课针对的是饲养、繁育、牛奶质量控制一线的操作人员;二级课主要针对的是技术人员,课程涉及的范围也是最广的;三级课主要针对的是管理人员,培训知识包括兽医知识、管理技巧、财务经济、牛群健康;四级课主要针对未来牧场的综合型人才。涉及职业素养、管理技巧、数据监控和实地操作。在这些课程设置的背后,DFI有众多的合作伙伴作为坚实的后盾,不仅包括学术界的,还包括商业上的。
他认为,培训的最大价值不是在于获得的具体的知识、技术或者数据、证书,而是大家思考问题的方法、角度,还有对于自己的觉悟和反思。了解解决问题背后的逻辑和思路比了解某项具体知识更为重要。
DFI整个课程的设计和培训的执行也是持续卓越方法论的应用。首先会有最上层的一些计划,然后分析自己所处的现状,针对我们存在的不足再集中力量去改进,然后循环这么一个过程。
为了进一步了解DFI,4月23日,参会代表前往雀巢奶牛养殖培训中心(DFI)进行实地参观。
DFI规划沙盘
辉煌的发展史
牧场实时监控
瞭望台
教室
世界上仅有4台的人工瘤胃
解剖实验室
部分战略合作企业实验室
休闲区
餐厅
标签:跨部门协作
本站和 自动伪原创发文程序 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本历史页面谨为网络历史索引,不代表被查询网站的即时页面。